央视罕见公开正规配资之家,解放军反航母的真实水平,直接把外界震撼到了
说句实话,看到《砺剑》那一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只有四个字:
这次玩真的了。
央视不是没拍过军事内容,但像这次这样,毫不遮掩地把“反航母”的完整流程端上桌子,还是头一回。这不是常规宣传,这是赤裸裸地展示实力,而且是体系能力。
简单说,这不是秀肌肉,是亮刀子。
从卫星到无人机,从侦察到打击,从数据链到导弹发射,整条“杀伤链”一气呵成。信息流、火力流、指挥流,全都串成了闭环。这不是拼哪个环节最强,而是整个体系能不能无缝配合、快速闭环。
而东大这次,直接把“反航母”这事儿,做成了工业级流程。
你说震撼?我说这叫震场。
展开剩余79%可别以为央视播出来的,就是真实水平的全部。实际上——
这套流程,是“降速播放”了的。
纪录片里说卫星侦察,然后无人机侦察定位,最后导弹打击,看上去挺先进。但你要真信只有这么点,那你就把东大当成80年代的苏联了。
真正的杀招,根本没亮。
比如,那两款露脸的无人机,无侦-7和无侦-10,确实能干活。但问题是,它们在美军的E-2D预警机和“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面前,活不过一个完整任务周期。
电磁波一开,雷达一照,150公里外就露了馅。你还没看清楚航母在哪,自己先被锁定了。
这种“勇敢冲锋”的方式,东大不会玩太久。
真正能撕开美军预警网的,是下一代无人机——无尾翼、翼身融合、全向隐身,隐形到连E-2D都看不到的那种。
而这种“六代无人机”,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你去看076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参数。
电磁弹射+大型无人机平台,难道是拿来放风筝的?
不是,它是准备在西太平洋,直接搞一个“无人机海上机场”。
从福建舰上学来的电磁弹射系统,给什么用?给30吨级的隐身无人机用的。
以后你别惊讶,台风天里,有个黑影从076舰上弹出去,飞到几千公里外给你拍张清晰到能数甲板人头的照片,然后把坐标一传,导弹起飞,航母没了。
这,就是未来的作战方式。
而导弹这块,《砺剑》也藏得够深。
纪录片里提到的是东风-100,听起来很猛,4000公里射程,4马赫速度。但说句不好听的——
这玩意儿打固定目标还行,打航母?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航母不是木头桩子,它是个移动靶。DF-100打它,就像拿标枪追兔子,打得上才怪。
真正的“航母克星”,是东风-21D,东风-26,还有那些尚未公开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
速度10马赫+,还能末端变轨,这才叫“杀手”。
而且,这些导弹不是单打独斗,它们和无人机、卫星、数据链一起,组成了完整的“杀伤链闭环”。
你以为导弹飞过去是瞎蒙?不,它是带着实时修正数据飞过去的。
每秒钟都有无人机在更新目标位置,导弹在空中接收数据,临门一脚精准修正。
到最后命中那一刻,航母连“啊?”都没来得及喊。
这才是现代战争:不是谁拳头大,而是谁能打得准、打得快、打得闭环。
而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央视这次只是“适度公开”。
你看到的不过是东大的“展示层”,真正的“深海利剑”,还藏在水面以下。
比如传言中的乘波体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那玩意儿要是真服役,美军所谓的“宙斯盾”系统,就和烧火棍差不多,拦不住,连轨迹都看不清。
而一旦这些武器和076舰、无人机体系整合完成,东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将实现根本性跃迁。
一句话:以前是防,现在是打。
别再用“东大能不能反航母”这种问题来问了。这个问题在2025年之后,已经不成立了。
应该换个问法——
美国还能靠航母干什么?
如果你还在幻想靠几艘航母就能压制东大的沿海,那你真的还活在20年前。
今天的东大,不是靠单点突破,而是体系压制。
不是某个武器领先,而是整条杀伤链闭环。
这才是让外界真正震撼的地方。
它不是秀,而是战备。
它不是威慑,而是实战能力的提前演练。
它不是炫耀,而是告诉你一句话:
我们,准备好了。
所以你问我看完《砺剑》是什么感觉?
我只想说:
这不是纪录片,是警告,是宣言,是“我们不再示弱”的信号。
而对那些还以为东大只能“远程喊话”的人来说,这一集播完之后,应该彻底闭嘴了。
感谢阅读正规配资之家,欢迎点赞、收藏或分享
发布于:安徽省扬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