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提示配资股票一览表最新公告
1.套现415亿!回应清仓英伟达:筹钱投资OpenAI
2.腾讯27周年“考古”:logo差点是鸽子,马化腾当过客服、设立QQ群是为了约饭……
3.曝理想汽车人事大动刀!李想直管人力资源,系高管淡出管理层
4.荷兰有让步迹象:全球车企已收到首批中国安世芯片
5.百度短剧负责人于轲离职:入职不到一年!
6.消息称现代汽车正与小鹏汽车洽谈自动驾驶技术合作
7.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拟离职,创办新AI初创公司!
8.特斯拉一夜痛失两大核心高管!Model Y/3负责人双双出走,年内已有多名高管离职
今日头条
套现415亿!软银回应清仓:筹钱投资OpenAI
昨日引发市场哗然的是,知名科技投资机构软银在最新财报中披露“清仓英伟达”,换来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的资金。软银还减持了部分T-Mobile股权,换来91.7亿美元。软银上一次清仓英伟达是在2019年,投资40亿美元净赚30亿,但如果没有抛掉那些股票,拿到今天就有超过2400亿美元的浮盈。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按计划抛售了英伟达股票,自6月开始售股以来,他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财报说明会上表示:“由于对OpenAI的投资规模较大,因此通过(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根据此前签订的融资协议,随着OpenAI完成重组,软银将在12月额外投资225亿美元。今年4月-9月期间,软银的投资收益录得3.92万亿日元,其中源自OpenAI估值上升的部分达到2.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2亿元)。
软银集团此次官宣清仓英伟达股票的时点颇为微妙。当下,市场对AI投资的担忧情绪正在升温,由此引发了市场对AI投资是否存在潜在泡沫的激烈辩论。后藤芳光同时表示,AI投资是否“泡沫化”眼下无法回答,重要的是保证财务稳固的同时,不要错过投资机会。至于选择在10月变现英伟达是否涉及估值方面的判断,后藤芳光拒绝予以置评,仅表示调整资产配置是投资公司的宿命。(财联社)
国内资讯
27周年“考古”:logo差点是鸽子,马化腾当过客服、设立QQ群是为了约饭……
11 月 11 日,是腾讯 27 岁的生日,腾讯回应了几个有关腾讯的江湖传闻。有传闻称,QQ群这一功能的实现最早是为了员工约饭。腾讯官方证实:“这是真的!”官方介绍称:“QQ群这个功能最初是为了解决‘今天中午吃什么’这个历史性难题而诞生的。”以前午饭前,大家习惯用邮件讨论去哪吃,但一来一回太慢,意见七嘴八舌。当时一位产品经理实在受不了了,就提出:“能不能在QQ上加一个固定的名单让名单里的人都能实时聊天?”于是这个为了“约饭”而生的点子,就成了后来的QQ群。
腾讯最早的logo其实并不是企鹅,而是寻呼机。设计师画了鸽子、企鹅等动物,当时马化腾提议继续用寻呼机,不过最后投票企鹅赢了。此外,腾讯晒出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赛格科技园二栋东 B402 的腾讯首间办公室照片。据悉,员工当时面试时看到公司装修第一反应:“这怕不是个皮包公司吧。”该员工还确认,当年 OICQ 早期时,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确实当过客服,“他自己亲口说的”。
后续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腾讯总部经过多次搬迁,内部称为“企鹅岛”的腾讯总部园区即将建成。腾讯今年 8 月宣布,腾讯总部园区已按照规划建成 30%,今年 10 月起,建成区域进入试运营阶段。据悉,1998年11月,腾讯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共同创立,1999年推出即时通讯软件OICQ(后更名QQ)奠定用户基础,2004年在香港上市强化资本实力。(IT之家、快科技)

曝理想汽车人事大动刀!李想直管人力资源,华为系高管淡出管理层
11 月 11 日消息,据悉,理想汽车发布内部公告宣布多项组织和人事调整。组织与财经群组下辖的“组织部”与“人力资源”整合为“人力资源”,并入产品与战略群组;组织与财经群组更名为CFO职能群组。杨海山被任命为人力资源负责人,向理想汽车CEO李想汇报。此前,人力负责人的汇报对象为CFO李铁,此次调整后直接向李想汇报,意味着李想将亲自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
杨海山是理想汽车的元老级员工,自2016年10月起担任售后总监,全面负责售后系统的搭建等工作。此前,理想汽车的人事负责人曾经历过调整,原负责人李文智曾是华为的老将,加入理想后推动了OKR到PBC绩效模式的转变,但这一模式在去年出现不良反应,导致销售团队恶性竞争等问题。今年7月,理想汽车重新启用OKR,同时邹良军等华为系高管退出管理岗位。
李想目前还直接管理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品牌、战略等团队,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尽管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车未来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但目前AI业务投入主要集中在辅助驾驶领域,且今年已流失多位AI大牛。公司经营方面,理想汽车交付量被蔚来、小鹏反超,资本市场表现也不如蔚来。在逆境中,理想需要找到更有效的办法稳住业务大盘,稳定军心。此次HR管理权限回归李想手中,可能预示着理想的人事管理方式将发生变化。(三言科技)
荷兰有让步迹象:全球车企已收到首批中国安世芯片
11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称,在抢夺安世控制权后,荷兰已经有给中国让步的迹象。报道中提到,安世半导体已恢复部分关键芯片的发货。“荷兰与中国之间局势缓和并继续谈判,目前来看非常令人欣慰。”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该部仍希望“短期个别许可能迅速发放至产业界”,使安世半芯片供货得以恢复。
德国大陆集团子公司、汽车供应商欧摩威(Aumovio)高管表示,他们已收到首批来自中国的安世芯片。此外,大众汽车中国区负责人贝瑞德同样透露,汽车行业已收到首批芯片。“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中国商务部反应迅速,宣布将授予短期特别许可。”
之前,中国商务部表示已采取切实措施,对合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这是迄今中方为缓解车企压力发出的最强烈信号。(快科技)
腾讯地图副总裁张凡离职创业,IDG资本领投天使轮融资
雷峰网·鲸犀独家获悉,腾讯地图副总裁张凡已于今年7月底离职创业,成立公司【云图知行】。知情人士透露,云图知行已经在短时间内完成团队组建,并迅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目前,云图知行已获得千万美金级别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英诺天使基金、零以创投、水木清华校友基金、源合资本。
云图知行是一家AI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地理信息和空间智能计算方向的前沿技术探索与突破,构建垂直领域AI大模型引擎,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全球化软件与数据解决方案,服务中国产业出海需求。
张凡曾先后在高德地图、腾讯地图担任高管,在地理信息行业有近20年从业经验,最高管理过千人团队。更多大厂高管创业方向,欢迎添加微信ydinitialheart了解。

短剧负责人于轲离职:入职不到一年!
11月11日消息,据报道,原百度短剧负责人于轲于近期离职创业。公开资料显示,于轲于2024年12月正式加盟百度,担任百家号泛娱乐与付费方向负责人,全面负责短剧业务的推进。他曾主导百度短剧从流量分发平台到“平台+自制”,平台月活用户破4000万。
在百度之前,于轲曾在快手担任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从0到1搭建起快手短剧业务。从快手离职后加入百度,前后不过1年时间便再次离职。
此番于轲离职后,百度短剧暂由负责百度百家号泛娱乐负责人樊婷婷代管,其在短剧与剧情短视频的运营、合作与商业化方面亦有经验。(新浪科技、新腕儿)
罕见!月之暗面杨植麟、周昕宇、吴育昕回应一切:打假460万美元、调侃OpenAI
11月11日,月之暗面核心团队在社交媒体上举行了一场有问必答(AMA)活动,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兼CEO杨植麟等人在Kimi K2 Thinking模型发布后不久,正面回应了模型训练成本、跑分与实际体验差距等热点议题。Kimi K2 Thinking模型训练成本仅为460万美元的网络传言喊得响亮,不过,杨植麟已经打假了,他称,这并非官方数据,训练成本很难量化,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研究和实验。他还透露,月之暗面已经在研究K2的VL(视觉-语言)版本了。
有不少海外网友提出了十分尖锐的问题,比如Kimi K2 Thinking的推理长度过长,榜单成绩与实际体验不符等问题。杨植麟解释了背后的原因,他称现阶段该模型优先考虑绝对性能,token效率会在后续得到改善。榜单高分与实测的脱节,也会在模型通用能力补齐后获得改善。杨植麟还称,Kimi Linear的KDA混合线性注意力模块,很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出现在K3中。而当网友问及K3的发布时间时,杨植麟戏谑地回应道:“在Sam价值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建成之前。”
月之暗面团队似乎还在另外几条评论中调侃了OpenAI。当网友问及有无AI浏览器的开发计划时,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团队负责人周昕宇称,要做出更好的模型,并不需要再去套一层新的Chromium壳。而当网友好奇OpenAI为何要烧掉那么多钱时,周昕宇称:“这个问题只有Sam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智东西)

消息称现代汽车正与小鹏汽车洽谈自动驾驶技术合作
11 月 11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现代汽车主动向中国科技企业伸出“橄榄枝”,计划从原先的自主研发路线转向与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力争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量子跃进”。继百度和 Momenta 之后,消息称现代正接触小鹏等中国核心自动驾驶企业,推动技术合作。特别是近期,现代汽车正与小鹏进行具体合作谈判。
据悉,小鹏已经在韩国设立法人机构,并开始拓展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的业务。目前,现代汽车在美国一方面与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Waymo 合作,另一方面通过自动驾驶子公司 Motional 开发技术。如果再加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现代汽车有望建立以美国和中国两大汽车市场为核心的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网络。
报道称现代汽车之所以选择中国科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是因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基于丰富的行驶数据和实证经验,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被评估为全球第一谷歌 Waymo 的 90% 以上。此外,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同样关注韩国市场。百度在 7 月宣布将与 Kakao Mobility 合作进入国内 Robotaxi 市场;小鹏在今年上半年成立韩国法人机构以谋求市场进入;Momenta 也曾考虑在韩国设立法人。(IT之家)
贾跃亭: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年的乐视所向披靡
11 月 11 日消息,抖音用户 @未来主义者联盟 发布了一段贾跃亭讲话的视频切片。贾跃亭在视频中谈及了当年乐视与小米的竞争,并直言:“(当年)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贾跃亭表示,当时乐视这种“崩塌”,不是因为产品不行、技术不行、没有用户。而恰恰相反,产品极具竞争力,全球都极具竞争力。技术,创造了很多独一无二的技术。而在用户端和市场端,真的是所向披靡。
此前报道,2016 年 8 月乐视被爆供应商出现资金问题,随后被数十家供应商“逼债”,同年 11 月贾跃亭承认资金链的确出了问题。随后在 2021 年 5 月 18 日下午,乐视高调召开发布会,宣布:乐视智能生态回归和超级手机重生。(IT之家)

京东零售成立预制食品业务部,负责人向CEO许冉汇报
雷峰网独家获悉,京东零售于近期正式成立预制食品业务部。目前,该部门在组织架构上与3C数码事业群、家居家电事业群、大商超事业群等京东零售C1级部门平级,负责人为Andy Tian,直接向京东集团CEO许冉汇报。“京东布局预制菜并非新鲜事,只是没想到这次战略层级这么高。” 一位接近京东的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此次成立独立的C1级预制食品业务部,标志着京东预制菜战略的再度升级。从“京东零售招聘”公众号 8 月 15 日发布的一则社招消息来看,新部门的核心业务明确指向 “聚焦自有品牌的商品开发”。这也意味着京东在预制菜赛道的布局,从早期的品类运营、品牌合作,正式转向 “自有品牌深度打造” 的新阶段。
京东并非首个在自有品牌预制菜领域发力的零售平台。据悉,盒马早在 2022年成立3R事业部,推出 “盒马工坊” 预制菜品牌并持续扩充 SKU;叮咚买菜创立“拳击虾”、“叮咚大满冠”、“蔡长青”等自有预制菜品牌,成为改善盈利关键一环;美团旗下 “象大厨” 则依托供应链能力与平台流量,在即热、即烹类产品中快速打开市场,形成多元产品矩阵。外卖“失意”,预制菜能否助力京东扳回一局?欢迎业者,添加作者微信:Omayaeww,获取更多信息。
字节否认成为中通快递新股东:2021年已小额入股,持股比例低
11月11日,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字节跳动成为中通快运新股东”报道为不实信息。早在2021年末字节跳动已小额投资中通快运,持股比例很低,本次工商登记变动应为中通快运内部架构的调整,不存在“字节跳动成为新股东”一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通快运完成新一轮增资,注册资本由4.2亿元增至约6亿元,此次增资引入了多家战略投资者,包括字节跳动、淘宝中国都成为新股东。报道还称,此次增资至约6亿元并引入知名战略投资者,显示中通快运正在优化股权结构,为未来发展注入新资源。(快科技)
小米SU7改款配置大增,涨价万元上热搜!小米汽车客服回应
11月11日,“小米SU7即将改款并涨价”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网友发布的帖子显示,小米SU7将推出新款车型,价格上调0.99万元,并涉及12项配置升级,包括搭载麒麟二代电池、全新底盘架构、全系雷神U+激光雷达、可变全景天幕等功能。
对此,有媒体咨询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官方并未发布任何关于改款或涨价的正式通知,小米SU7仍维持原有配置和售价,建议消费者关注小米汽车官网获取最新信息。此外,小米汽车专卖店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未收到任何有关改款或涨价的通知,近期车型配置和价格均不会有变动。
据了解,小米SU7于去年3月28日上市,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1.59万元、24.59万元和29.99万元。小米SU7上市后一炮打响,开启预定仅27分钟,大定数量就突破50000台,创全球车辆销售纪录。目前,小米SU7已连续多月成为20万以上所有车型的销量冠军,在中大型轿车销量榜中,小米SU7同样超过了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等车型,拿下销冠。据悉,小米SU7目前仍有十几万辆订单待交付。(快科技)

禾赛发布2025 Q3 财报:提前完成全年GAAP盈利目标
11 月 11 日消息,本季度,禾赛实现营收 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7.5%,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净利润达到 2.6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标。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 441,398 台,其中ADAS 产品交付量为 380,759 台,同比增长 193.1%,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为 60,639 台,同比大幅度增长 1311.9%。
据悉,第三季度,禾赛斩获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实现 100% 标配。同时,禾赛 ETX+FTX 产品组合斩获首个乘用车量产定点,以“主雷达+多颗补盲雷达”的配置实现全域感知覆盖,计划于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启动量产。
在机器人领域,禾赛接连拿下 Motional 及多家北美、亚洲、欧洲全球领先自动驾驶企业的激光雷达订单。接下来,禾赛将全年公认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指引上调至 3.5 亿元至 4.5 亿元人民币。
轻舟智航已组建无人物流车业务,在苏州、金华等地运营
雷峰网获悉,轻舟智航已经在内部组建无人物流配送业务。无人物流车已在苏州、金华等地开始运营。由此,轻舟智航的自动驾驶业务从乘用车、Robobus领域拓展至物流赛道,形成“出行+物流”的双线商业化布局。据雷峰网了解,该团队从2024年年底开始筹备。近日,轻舟智航在招聘平台开放了一批L4/物流方向的岗位。
从今年轻舟智航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轻舟在无人物流车方面的一个关键合作伙伴是奇瑞。今年4月,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联合注资轻舟智航1亿美元。目前,轻舟与奇瑞在乘用车、无人巴士、无人物流车等方面都在加深合作。
2025年,已成为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元年。2025年以来,多家无人配送企业先后完成超亿元融资。2月,新石器无人车完成10亿元C+轮融资。8月,白犀牛宣布完成B+轮融资。10月21日,九识智能宣布继4月份1亿美元B3轮融资后再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
2024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6.3亿美元!超27亿部5G设备获华为专利授权
11月11日消息,在华为公司2025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透露了2024年华为在技术开放相关的进展,包括专利、标准、论文。其中,2024年专利公开量3.7万+件,2024年向国内外标准组织贡献提案数1万+篇,2024年发布学术论文数1千+篇。
同时他还表示,2024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约6.3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在蜂窝标准领域,已经有超过27亿部5G设备获得了华为的专利授权;在Wi-Fi领域,超过12亿部消费类电子设备获得了华为的专利授权。在多媒体领域,超过32亿部多媒体设备已经获得了华为的视频编解码器专利的授权。
另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24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显示,华为以6600件的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三星(4640件)、高通(3848件)、LG(2083件)和宁德时代(1993件)位居第二到第五名。(快科技)
智元机器人、蚂蚁集团等成立未来科技公司
11 月 11 日消息,杭州传智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于 11 月 10 日成立,注册资本 200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资料显示,该公司由传化智联、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据了解,蚂蚁集团近年来持续在具身智能 / 机器人行业布局,投资了宇树科技、星尘智能等公司。今年 2 月,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相关招聘主体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对此蚂蚁集团官方回应称,“蚂蚁集团去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 AI 投入。”(IT之家)
字节火山引擎正式发布豆包编程模型:成本降低62.7%,国内最低价
11月11日,火山引擎正式发布豆包编程模型(Doubao-Seed-Code):专为 Agentic 编程任务深度优化,在 SWE-Bench-Verified 官方榜单中刷新 SOTA,并兼容 Anthropic API 等主流开发环境。
同时,此次发布的编程模型价格进一步降低。官方表示,豆包编程模型综合使用成本相比业界平均水平降低62.7%,国内最低价。目前,该模型已通过火山方舟平台全量开放 API。面向开发需求量大的个人开发者,并且公布订阅制套餐包“Coding Plan”,“用得多省得多,首月低至9.9元。”官方提到。
此外,官方表示,TRAE 中国版正式接入豆包编程模型,且TRAE(CN)企业版即日正式公测。(新浪科技)
国际资讯
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拟离职,创办新AI初创公司!
11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计划离开公司并创办新的AI初创企业。这位被视为“现代AI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已向部分同事透露离职意向,并开始接触潜在投资人。随着Meta近期大幅调整AI战略,杨立昆与CEO马克·扎克伯格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知情人士称,扎克伯格正在“重构”Meta的AI体系,目标是加快商业落地与产品迭代,以应对来自OpenAI、Google、Anthropic等竞争压力。今年夏天,Meta以 143亿美元 投资并引入Scale AI创始人 Alexandr Wang,将其任命为“超级智能部门”负责人,同时组建 TBD Lab,直接由扎克伯格亲自挑选核心成员,专注新一代大模型研发。这一组织架构调整,使杨立昆的汇报线从首席产品官 Chris Cox转为Wang,FAIR的重要性显著下降。与此同时,Meta最新发布的 Llama 4 模型表现不及竞争对手,其消费者端的Meta AI助手也未能获得市场关注。
杨立昆长期持有不同观点。他多次公开表示,大语言模型(LLMs)“有用但有限”,无法真正实现类人推理与规划。他在FAIR主导的研究方向聚焦“世界模型(World Models)”——通过视频与空间数据学习来理解物理世界,从而让AI具备理解与预测能力。知情人士称,他的新公司将继续围绕这一方向展开研究。
杨立昆的离开是Meta动荡一年中的又一重磅人事变动。今年5月,AI副总裁 Joelle Pineau离职加入加拿大初创公司 Cohere;上月Meta裁撤AI研究团队约600人,并新聘ChatGPT联合作者 Shengjia Zhao 担任Superintelligence Lab首席科学家。(鞭牛士)

特斯拉准备扩建得州超级工厂,拟年产10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
11 月 11 日消息,特斯拉正筹备再度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建一座专用设施,未来将用于其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量产。目前特斯拉施工团队已在该地块展开土地平整与清理作业。据了解,目前特斯拉已在位于北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内设立试点生产线,组装部分 Optimus 样机;但公司计划将 Optimus 项目的绝大部分产能布局在得州超级工厂。
据透露,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预计为 100 万台;而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公司将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的专用厂房内,实现年产能 1000 万台的目标。马斯克表示:“我认为未来全球可能会部署数百亿台 Optimus 机器人。眼下我们正规划一条年产量 1000 万台的生产线;至于未来年产 1 亿台,甚至更高的产线,我尚不确定将落于何处,或许,火星?也许在火星上,谁知道呢。”
目前,Optimus 在得州超级工厂的量产时间表仍定于 2027 年启动。如前所述,公司现阶段暂于弗里蒙特工厂小批量生产部分样机,以支持后续 Optimus 版本的持续迭代与技术验证。马斯克曾指出,Optimus 有望成为“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产品”,其将彻底变革人类完成任务的方式,并极有可能从日常生活中彻底消除重复性、单调性工作。(IT之家)

特斯拉一夜痛失两大核心高管!Model Y/3负责人双双出走,年内已有多名高管离职
11月11日,据外媒报道,工作近8年后,特斯拉最畅销车型Model Y的项目经理埃马纽埃尔·拉马基亚(Emmanuel Lamacchia)周日宣布离职,成为又一位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电动汽车公司离职的高管。就在拉马基亚宣布离职的几个小时前,特斯拉Cybertruck项目负责人西达恩特·阿瓦斯蒂(Siddhant Awasthi)也宣布离职。
拉马基亚在2018年加入特斯拉,在过去四年多时间里负责Model Y项目,管理其在多家工厂的生产与国际市场上市。“真是一段非凡的旅程……从负责Model 3和Model Y各版本的新产品导入,到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Model Y的整车项目经理。”拉马基亚在领英上发文写道。
随着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及AI相关项目,特斯拉在过去一年中已流失多位资深项目经理,其中包括负责Model 3上市的丹尼尔·霍(Daniel Ho),以及监管Model S和Model X项目的张勇(David Zhang)。特斯拉在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创下纪录,主要得益于美国买家抢在今年9月30日、7500美元税收抵免到期前购车。然而,分析师预计,随着电动车购车补贴的消失,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量将出现明显下滑。(凤凰网科技)

拉马基亚(左二)
卖不动了!曝苹果公司推迟发布下一代iPhone Air,富士康已砍掉大部分产线
11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因 iPhone Air 市场销售表现欠佳,苹果公司决定将下一代 iPhone Air 的发布计划延后。原本预定在2026年秋季登场的iPhone Air 2,如今已被苹果公司从开发计划里剔除。对此,苹果公司官方暂未回应。
知情人士还指出,作为核心代工厂的富士康,已拆除了绝大部分为该机型设置的生产线,目前仅保留 1.5 条生产线来处理少量订单,且计划在本月底全面停产。苹果另一家重要供应商立讯精密,更是在 10 月底就已停止了该机型的生产工作。分析师指出,iPhone Air的市场需求一直低于最初预期。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九月,iPhone Air仅占iPhone总销量的3%,与iPhone 17 Pro的9%和Pro Max的12%形成鲜明对比。
据了解,为追求轻薄设计,iPhone Air在电池容量和摄像头功能方面做出了一定妥协。这种设计上的权衡显然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苹果公司最初仅将10%的iPhone生产配额分配给了Air机型,即使这样的保守策略仍导致库存积压。不过,苹果并未完全放弃该系列产品。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或将在2027年春季对iPhone Air进行重新设计,并与iPhone 18及iPhone 18e一同推出第二代产品。(雷科技、速途网)
突发!英特尔CTO兼首席AI官Sachin Katti跳槽OpenAI
11月11日消息,英特尔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Sachin Katti突然宣布离职,其下一站是AI领域的核心企业OpenAI。Katti将在OpenAI负责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AGI研究。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第一时间欢迎,表示Katti将参与设计和构建OpenAI的基础设施。OpenAI计划在未来8年投入约1.4万亿美元打造AI基础设施,Katti的加入被视为重要助力。
英特尔方面,CEO陈立武将亲自接管AI业务。英特尔在声明中感谢Katti的贡献,并表示陈立武将领导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集团。英特尔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137亿美元营收,但代工业务规划仍不明确。美国政府注资后,代工业务成为优先事项,但英特尔的转型之路依然艰难。
资料显示,Katti于2021年底加入英特尔,曾负责网络业务,后升任CTO兼首席AI官,主导英特尔的AI芯片与软件战略,是公司核心管理层成员。其职责覆盖英特尔整体人工智能战略制定、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规划,还统筹英特尔实验室运营等工作。他的离职是英特尔今年痛失的第二位顶级AI高管,上半年曾领导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的Justin Hotard也已离职。(三言科技、快科技)
AMD拟上调AI市场规模预期至8500亿美元
11月11日消息,美国芯片巨头AMD将于11月12日在纽约举行财务分析师日,预计将上调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前景至7500亿至8500亿美元,比此前预期的5000亿美元大幅提升。据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预测,若与OpenAI的6吉瓦AI算力合作全面落地,AMD到2030年每股收益或达15至18美元。
AMD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至92.5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部门收入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CEO苏姿丰表示,本季度业绩受益于EPYC处理器与Instinct加速卡的广泛需求。分析人士预计,公司将在会上披露MI400“Helios”机架级AI系统进展。该系统基于Meta的Open Rack Wide规范,整合MI450 GPU、EPYC CPU及Pensando网卡,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投行指出,AMD首次尝试大规模一体化AI系统,执行力仍为主要风险。
AMD已承诺自2026年下半年起向OpenAI提供6吉瓦算力,其中首批部署1吉瓦MI450 GPU。双方协议规模达数百亿美元,并包含1.6亿股认股权证。随着企业级AI需求激增,AMD有望加速缩小与英伟达在AI硬件市场的差距。(新浪科技)
1辆净赚几万成过去!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11月11日消息,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在出口国方面,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由俄罗斯易主为墨西哥,今年前九月,中国汽车出口墨西哥410739辆。据报道,有从事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业务的公司高管表示,“以前出口一辆新能源车到俄罗斯,净利润大几万很平常。”而现在他身边的一些同行开始暂停俄罗斯业务,他所在的公司同样在减少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业务。
据悉,2025年1月起,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的关税大幅上调,从原来的水平提高到了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37元)。同时,车辆报废税上涨70%-85%;俄罗斯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多重因素导致俄罗斯市场的汽车平均售价大幅增高至335万卢布(折合人民币25万元),汽车消费市场也急剧降温。
此外,高管还透露,“现在很多俄罗斯客户对丰田、宝马等品牌重返俄罗斯市场是非常有期待的,他们会有观望的态度,这对当地的销售产生了一些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早期俄罗斯客户购买了中国的智能电动车后,但会发现售后跟不上,比如车辆电池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维修,对品牌和口碑的影响很大。中国品牌如果想深耕俄罗斯市场,还需要逐渐搭建起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快科技)
扬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